摘要: 防护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护周边区域免受洪水、风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护堤施工的要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基础处理、堤身填筑、护坡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旨在为相关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减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防护堤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防护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掌握防护堤施工要点,确保施工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详细了解防护堤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构、土质类型、地下水位等。通过地质勘察报告,为防护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以便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防护堤的测量放线工作。确定防护堤的轴线、边线和坡脚线等控制点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桩。测量放线的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防护堤的位置准确无误。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准备好防护堤所需的各类材料,如土料、石料、水泥、砂等。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合理规划材料的堆放场地,做好防潮、防雨等措施。
根据防护堤的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操作人员,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清除防护堤基础范围内的杂草、树根、垃圾等杂物,以及表层松软的土层。清基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m。清基后,应对基底进行平整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当防护堤基础存在软土地基时,应根据软土的性质、厚度和分布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等。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确保处理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岩石地基,应清除表面的风化层和松动的岩石,对基岩进行平整和冲洗。当岩石地基存在裂隙、溶洞等缺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灌浆、锚固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1.土料选择
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其颗粒组成、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宜选用透水性较好、压缩性较低、抗剪强度较高的土料。
2.填筑方法
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土料的性质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0cm。填筑时,应从堤脚开始,水平分层向上填筑,不得顺坡铺填。相邻两层填筑的接缝应错开一定距离,避免形成薄弱面。
3.压实要求
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对填筑土料进行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压实速度和遍数,确保压实质量均匀一致。对于靠近堤坡和坡脚的部位,应适当增加压实遍数,以保证压实效果。
1.石料质量要求
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无裂缝的石料,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较大的石块,应进行破碎处理,使其粒径符合填筑要求。
2.填筑方法
采用干砌或浆砌的方法进行石料填筑。干砌时,石块应相互咬合紧密,排列整齐;浆砌时,应采用坐浆法砌筑,灰缝应饱满、密实,厚度均匀一致。
3.护坡厚度和坡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防护堤的高度,确定石料护坡的厚度和坡度。一般情况下,护坡厚度不宜小于0.3m,坡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情况和石料的抗冲刷能力确定,一般可采用1:1.5~1:2。
在进行护坡施工前,应对堤坡进行修整,使其表面平整、坚实。清除坡面的杂物、松动的土石等,对于存在的裂缝和坑洼部位,应进行填补和修复。
在坡面上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垫层的材料和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垫层的作用是改善坡面的受力条件,提高护坡的稳定性。铺设时,应注意垫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确保其与坡面紧密结合。
1.混凝土护坡
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块进行护坡施工。现浇混凝土护坡时,应注意模板的安装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密实性和表面平整度;预制混凝土块护坡时,应保证预制块的质量和尺寸精度,铺设时应错缝拼接,灰缝应饱满。
2.浆砌石护坡
按照浆砌石填筑的要求进行施工,注意石块的排列和灰缝的处理。在砌筑过程中,应设置排水孔,以排除坡面渗水,防止坡面发生渗透破坏。
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场的土料、石料、水泥、砂等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施工。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例如,在堤身填筑过程中,应控制填筑厚度、压实度等指标;在护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坡面平整度、护坡结构尺寸等质量要点。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对防护堤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堤身的密实度、护坡的抗冲刷能力、排水设施的通畅性等。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对参与防护堤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如围挡、防护栏杆、安全网等。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等。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位,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防护堤的施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基础处理、堤身填筑、护坡施工等,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防护堤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防护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护作用,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