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石笼护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石笼护岸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接着分析了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防洪抗冲刷、生态友好性等方面。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石笼护岸的设计要点、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最后对石笼护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护岸工程是保护河岸、防止水流侵蚀的重要设施。传统的护岸方式如混凝土护岸等存在一些局限性,而石笼护岸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岸形式,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石笼护岸是一种利用金属网箱(石笼网箱)装填块石或其他填充材料形成的柔性护岸结构。石笼网箱通常由高镀锌钢丝或包塑钢丝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1.柔性结构
石笼护岸能够适应河岸的变形。由于其为柔性结构,在水流冲刷、地基沉降等情况下,石笼网箱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分散应力,不会像刚性护岸结构那样容易产生裂缝或破坏。
2.透水性
石笼网箱之间存在一定的孔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这一特性使得水流能够通过石笼护岸结构,减少了水流对护岸的静水压力,同时也便于河岸与外界的水体交换,有利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3.抗冲刷能力强
装填在石笼网箱内的块石相互咬合、堆积,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结构。当水流冲击石笼护岸时,块石之间的摩擦力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水流的冲刷作用,保护河岸免受侵蚀。
1.稳定河岸
在洪水期间,水流速度增大,对河岸的冲刷力也显著增强。石笼护岸凭借其自身的重量和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洪水的冲击,防止河岸坍塌。例如,在一些山区河流的治理工程中,石笼护岸可以很好地适应山区河流流速快、含沙量大的特点,稳定河岸地形。
2.保护岸坡基础
石笼护岸可以对岸坡基础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流对岸坡基础土体的侵蚀,从而保证岸坡的稳定性。在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河岸,石笼护岸能够防止因水流冲刷导致的岸坡基础掏空现象。
1.提供生物栖息地
石笼网箱的孔隙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空间。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可以在石笼的孔隙中藏身、觅食和繁殖。同时,石笼护岸上的植被生长空间也有利于陆生生物的栖息,促进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2.促进植被生长
在石笼护岸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石笼网箱内或石笼顶部种植适宜的植被。由于石笼护岸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植被的根系可以深入到河岸土体中,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而且植被的生长还可以美化河岸环境,改善河流的生态景观。
1.网箱尺寸
石笼网箱的尺寸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一般来说,网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常见的有2m×1m×1m、3m×1m×1m等规格。在水流速度较大、冲刷严重的河段,可以适当增加网箱的高度和重量,以提高其抗冲刷能力。
2.网孔尺寸
网孔尺寸既要考虑块石的填充要求,又要兼顾水生生物的栖息需求。通常网孔尺寸在50 - 150mm之间。如果网孔过小,不利于块石的填充和植被生长;如果网孔过大,则会影响石笼结构的稳定性。
1.块石质量要求
填充的块石应质地坚硬、无风化、无裂缝。块石的粒径一般应在100 - 300mm之间,这样既能保证石笼结构的稳定性,又能使石笼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同时,块石的大小应尽量均匀,以确保石笼在填充后形状规整。
2.其他填充材料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部分砾石或其他合适的填充材料与块石混合填充。例如,在需要提高石笼护岸植被生长条件时,可以在石笼底部填充一些细粒的砾石和土壤混合物,以便于植被根系的生长。
1.坡度设计
石笼护岸的坡度应根据河岸的地形、水流速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顺直河段的石笼护岸坡度可在1:1.5 - 1:2之间;在弯道处或有特殊水流情况的河段,坡度应适当放缓,以增强护岸的抗冲刷能力。
2.防护范围确定
要明确石笼护岸的防护范围,包括河岸的临水侧、背水侧以及一定范围的河漫滩。对于水流冲刷严重的区域,应适当扩大防护范围,确保河岸的整体稳定性。
1.清基
在施工前,需要对河岸基础进行清基处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浮土和松散土层等。清基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2.夯实基础
对于清基后的基础,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如果地基土较为软弱,还可以采取换填等措施,如换填砂砾石等材料,以满足石笼护岸的施工要求。
1.网箱组装
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规格将石笼网箱进行组装。组装时要注意网箱的连接牢固性,采用专用的连接扣件将网箱的各个面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要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或孔洞,如有应及时修补。
2.网箱安装
将组装好的石笼网箱按照设计的坡度和位置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网箱的平整度,相邻网箱之间应紧密连接,防止出现缝隙。可以采用吊装设备或人工辅助的方式将石笼网箱放置到预定位置。
1.分层填充
石笼网箱的填充应分层进行,每层填充高度一般控制在30 - 50cm之间。填充时要均匀分布块石,避免出现局部空隙过大的情况。在填充过程中,可以使用小型振捣设备对块石进行适当振捣,使块石之间的填充更加密实。
2.封盖处理
当石笼网箱填充到设计高度后,应对网箱顶部进行封盖处理。封盖材料应与网箱材料相同,采用专用的钢丝或连接件将封盖固定牢固,防止填充材料漏出。
1.石笼网箱材料检验
对进场的石笼网箱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检查其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钢丝的直径、强度、镀锌层厚度等。同时,要检查网箱的外观质量,如是否有破损、变形等情况。
2.填充材料质量检测
对填充的块石和其他填充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块石要检测其粒径、质地、风化情况等指标;对于其他填充材料如土壤、砾石等,要检测其颗粒级配、含水量等参数,确保填充材料质量合格。
1.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对基础清基和夯实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对清基后的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在基础夯实过程中,要控制夯实的遍数和力度,保证基础的压实度符合要求。
2.石笼网箱安装质量控制
在石笼网箱安装过程中,要对网箱的位置、坡度、平整度等进行严格控制。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网箱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相邻网箱的连接要牢固,缝隙要符合规定标准。
3.填充材料填充质量控制
对填充材料的填充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分层填充时要保证每层的厚度均匀,填充的密实度要达到设计要求。在填充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填充高度和网箱的形状,防止出现变形或倾斜现象。
1.分项工程验收
石笼护岸工程应按照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对基础处理、石笼网箱安装、填充材料填充等分项工程分别进行检查验收,每个分项工程都要有详细的质量检验记录。
2.整体工程验收
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石笼护岸整体工程的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护岸的外观质量、结构稳定性、防洪抗冲刷能力等方面。通过现场检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